一、什么是虛擬仿真
虛擬仿真又稱虛擬現實技術或模擬技術,就是用一個虛擬的系統模仿另一個真實系統的技術。從狹義上講,虛擬仿真是指20世紀40年代伴隨著計算機技術的發展而逐步形成的一類試驗研究的新技術;從廣義上來說,虛擬仿真則是在人類認識自然界客觀規律的歷程中一直被有效地使用著。由于計算機技術的發展,仿真技術逐步自成體系,成為繼數學推理、科學實驗之后人類認識自然界客觀規律的第三類基本方法,而且正在發展成為人類認識、改造和創造客觀世界的一項通用性、戰略性技術。
二、虛擬仿真在教學中的應用價值
隨著我國信息化建設的逐步推進,數字化可視化的多媒體互動已成為現代化教學的標準,傳統的書本式教學和師傅帶徒弟的模式已無法滿足時代的需求,主要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1)培訓內容陳舊,內容更新慢。
2)培訓手段單一,培訓效果不理想。
3)對于高危險行業教學實操有安全隱患。
4)對師資要求高,教學效果參差不齊。
5)傳統實操設備能耗高,污染大不夠環保。
6)場地條件限制無法開展多種設備實操訓練。
虛擬仿真技術的普及已經改變了傳統的教學模式,其教學依托虛擬現實、多媒體、人機交互、數據庫和網絡通訊等技術,構建高度仿真的虛擬實驗環境和實驗對象,學生在虛擬環境中開展實驗,達到教學大綱所要求的教學效果。
虛擬仿真技術在教學中的價值是實現真實教學過程不具備或難以完成的教學功能。在涉及高危或極端的環境、不可及或不可逆的操作,高成本、高消耗、大型或綜合訓練等情況時,提供可靠、安全和經濟的實驗項目。